10月21日下午,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暨培养单位2011年工作会议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顺利召开。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主持了此次会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导委员会”)的12名委员和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以下简称“培养单位”)的46名参会代表共58人出席了会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施建军校长参加了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他介绍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学科建设成就,并对参会委员们关心和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专业的发展表示感谢。施建军校长表示,希望在现有的基础上,与大家共同努力,继续加强保险专业的学科建设,为中国保险事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这次会议是指导委员会自2011年3月18日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基于当前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建设及招生情况,对考试制度、课程建设、就业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郝演苏秘书长就培养单位学科建设和2011年招生情况向各位委员作了简要报告。他介绍说,如果各培养单位反馈的数据均是可靠与有效的,则从师资队伍建设规模与师资结构看各培养单位学科建设基本能满足保险专硕培养要求。但各培养单位在2011年招生中的上线率和第一志愿生占比普遍不高,招生工作面临的困难较多。
在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考试制度与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主任徐文虎、教材建设与行业研究委员会主任王稳、课程建设与师资培训委员会主任魏华林分别汇报了各分会工作设想。
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结束后召开了培养单位工作座谈会,各培养单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保险专硕未来发展表达了各自的意见与设想。各培养单位相互交流看法,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体现出培养单位对保险专硕事业的满腔热忱和信心。
根据培养单位代表的意见,汇总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考试制度与教学质量评估的安排
徐文虎教授表示,为不失对学校、考生的公平性,指导委员会应统一考试大纲。针对经济联考,徐文虎认为建立考试命题组替代人大独立统一命题的设想是有可能的,也更具合理性。因各院校普遍反映数学三考试对经济类专业硕士考生难度太大,教育部从今年开始将在部分高校实行经济联考,这有利于专硕培养吸收更多对此专业有兴趣的考生。但部分参会代表认为经济联考存在有局限性:1.与金融等热门专业一起实行经济联考,考生可能第一志愿都会选择金融专业硕士,这样保险专业硕士的调剂生比例会很高。2.加上来自其他实行经济联考的专业硕士的调剂生,包括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等,这将使得保险专硕的生源太宽泛,研究生专业基础薄弱,相关课程无法设置,研究生教育无法专业化。
在具有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资格的50所院校中,有来自发达地区的院校,有来自偏远地区的院校;有综合性院校,有财经类院校;有院校只招脱产保险专硕生,有院校则脱产与在职生都招。面对目前各培养单位情况差别较大的现实,徐文虎认为教学评估时应确定分类标准对培养单位进行分类评估,对不合格的培养单位可先记录在案,最后报至国务院学位办。
二、关于教材建设与行业研究的设想
郝演苏教授认为,目前保险专业教材多而杂,更新慢,且与本科生教材区别不明显,保险专硕研究生教材的编写应当具有前沿性,可考虑设立专门的教材编写指导人员。
三、关于课程建设与师资培训
郝演苏建议,保险专硕的课程可参考相关保险行业协会会员资格考试科目来设置。上海财经大学认为,面对保险进口专业化与出口广泛化的矛盾,保险专硕课程可模块化设置,在达到总学分最低要求的前提下,除基础类课程设为必修外,其他专业课程均设为选修。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研究方向,这样可拓宽毕业生就业出路。北京大学表示,为区别专业学位与学术型,保险专硕在培养方案设计上应更注重应用型。
会议上,委员们与各院校参会代表还就其他关心的问题做了交流。
一、是否可以招收在职生
部分参会代表认为,保险专硕是应行业需求培养人才,不能脱离行业。行业中各保险公司工作职员对保险专硕的需求是强大的,保险专硕生源应往在职生方向推进。推进中,在职生与脱产生应统一录取门槛标准,不能区别对待。
二、关于做大与做强的关系
部分院校表示,保险专硕培养需先做大再做强,只有规模上去了,质量才能跟上。对此观点,也有很多参会代表持怀疑态度:目前保险专硕培养才刚刚起步,而且各培养单位情况差别很大,只注重规模肯定不可能保证质量。代表认为,各培养单位应明确保险专硕的发展方向——培养保险行业高级人才。目前招生阻力大的院校,可放慢招生步伐,但方向一定要明确,不能为生源调剂或者赚钱的目的而设置保险专硕。
三、关于培养方向问题
部分代表认为考虑到就业问题,应当淡化专业,培养适合经济金融领域的通识人才。
郝演苏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做了解答,国家相关部门设立专业学位教指委的目的就是服务于专业发展的需要,专业学位教指委与按照一级学科设立的科学型学位教指委的职能完全不同,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强化专业,培养保险及相关专业需要的人才是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目标。
根据各培养单位的建议,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经过与部分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培养单位座谈与沟通,明确如下意见:1、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以保险行业为基础的原则不能改变;2、根据2012年各培养单位考试及招生情况,研究初试专业课是采取宽模式(现有命题范围)还是窄模式(命题范围仅为保险学);3、向学位办建议,争取放开在职专硕招生限制。